小朋友们,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,阅读理解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呢😃。而阅读理解里的最后一道大题,常常是大家容易丢分的“重灾区”,这道题也被叫做开放题或者感悟题。它主要是考大家的想法和感受,很多同学觉得这题很简单,怎么想就怎么写,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,比如一道5分的题,可能就只能得2分。
那这道题到底该怎么答才能拿高分呢🧐?老师来告诉你,按照三步来答题就可以。而且,在答题的时候,启示和做法一定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。那中心思想又该从哪里去找呢?这里有四种方法。
第一种方法是从阅读理解的题目去找🔍。比如说《荷花》《铺满金色巴掌的小路》,像这种写植物、写景色、写自然景观的题目,一般表达的就是作者对这些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想象一下,当作者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荷花或者铺满金色巴掌的小路时,那满满的喜爱都要从文字里溢出来啦😘。
第二种方法是借助关键句去找。关键句一般在哪里呢?多数在开头句、结尾句,或者是反复出现的句子。这些句子就像是文章的“小秘密”,藏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。就好像是一把钥匙,能帮我们打开理解文章的大门。比如有些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主题,结尾又进行了总结,这些地方可不能错过哦🤓。
第三种方法是从内容情节里去找。就拿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》来说,老屋为了帮助小猫、老母鸡、蜘蛛,一直坚持着没有倒下去。从这个情节里,我们就能看出老屋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。这就告诉我们,在阅读文章的时候,要仔细分析情节,看看里面的人物都做了什么,从他们的行为中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😉。
第四种方法是通过分析人物来概括中心思想。如果你看不懂文章,就问问自己,这篇课文是不是表现了某个主人公的某种思想品质,比如《不懂就要问》表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思想品质。通过分析人物的特点和行为,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啦🤔。
当我们把中心思想分析对了,接下来就可以按照答题模板来答题了。具体的答题模板是:我从文中读出了什么内容,得出了明白了什么道理,我们要怎么样,或者我们不能怎么样,我们应该怎么样。比如说《坐井观天》这课,如果最后问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,就可以这样答:青蛙在井里与小鸟争论天的大小。看问题的角度一定要全面,不能目光短浅。在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应该换角度思考,不能自以为是。
小朋友们,掌握了这些方法,再遇到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道大题,就不用害怕啦😎。希望大家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好成绩,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答题中去哦。
知识点总结
- 阅读理解最后一道大题(开放题或感悟题)答题按三步进行,启示做法要联系文章中心思想。
- 找中心思想的四种方法:从题目找,写植物、景色、自然景观的题目一般表达作者喜爱赞美之情;借助关键句找,关键句多在开头、结尾或反复出现处;从内容情节找,分析人物行为体现的精神品质;通过分析人物概括中心思想,思考课文表现的主人公思想品质。
- 答题模板:我从文中读出了什么内容,得出了明白了什么道理,我们要怎么样,或者我们不能怎么样,我们应该怎么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