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奥数之绳子长度问题

1次浏览 条评论

本文围绕一道小学奥数题,讲解了如何根据两根绳子的平均长度和长度差求出各自的长度,培养小朋友的数学思维。

小学奥数之绳子长度问题

小朋友们,今天咱们一起来挑战一道超有趣的数学题😎!题目是这样的:有两根绳子,它们的平均长度是122厘米,而且第二根绳子比第一根绳子长6厘米,现在要我们求出这两根绳子各自的长度。

首先呀,我们得弄清楚“平均”这个概念🔢。平均长度就是把两个数值加起来,然后再除以2得到的结果。在这道题里,122厘米就是这两根绳子长度的平均值。那我们怎么求出两根绳子的总长度呢?既然是除以2之后得到了122,那我们就把它倒回去,用122乘以2,也就是122 × 2 = 244厘米,这244厘米就是两根绳子的长度之和啦。

接下来,题目告诉我们第二根绳子比第一根长6厘米。那我们就想办法让这两根绳子变得一样长。怎么做呢?我们从总长度244厘米里面把长出来的6厘米减去,244 - 6 = 238厘米。这时候呀,就相当于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的总长度是238厘米。

那一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呢?我们用238除以2,238 ÷ 2 = 119厘米,这个119厘米就是较短的那根绳子的长度。那较长的那根绳子呢?因为它比较短的绳子长6厘米,所以我们用119加上6,119 + 6 = 125厘米,这就是较长绳子的长度啦。

说到这里,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数学很有趣呀🤭?就像我们刚刚解决这道题,只要一步一步地分析,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,就能把难题轻松解决。其实在生活中,也有很多地方会用到这样的数学思维呢。比如说,我们去买东西,要计算平均价格;分糖果的时候,要算出每个人能分到几颗。

对了,咱们再回顾一下这道题。它其实就是利用了平均数的概念,先求出总数,再通过比较两根绳子的长度关系,把问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来解决。这种思维方式在很多数学问题里都能用到哦。

想象一下,如果我们在考试中遇到这样的题目,我们就可以像今天一样,冷静思考,一步一步地把答案算出来,那该多有成就感呀😏!而且,通过做这样的题目,我们的数学思维也会越来越灵活,以后再遇到更难的题目,也能轻松应对。

小朋友们,你们学会了吗?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,可要自己试着做一做哦。说不定还能发现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呢!

知识点总结

  • 题目:两根绳子平均长122厘米,第二根比第一根长6厘米,求两根绳子各长多少厘米。
  • 答案:较短绳子长119厘米,较长绳子长125厘米。
  • 答题思路:先根据平均数求出两根绳子的总长度,再通过减去长度差使两根绳子长度相等,求出较短绳子的长度,最后求出较长绳子的长度。
  • 解析过程:两根绳子总长度为122 × 2 = 244厘米;减去长度差后两根相同长度绳子的总长度为244 - 6 = 238厘米;较短绳子长度为238 ÷ 2 = 119厘米;较长绳子长度为119 + 6 = 125厘米。

资源下载

小学奥数之绳子长度问题

立即下载

免责声明

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。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。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。

文章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