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行路上学除法

4次浏览 条评论

本文以唐僧师徒西行休息时用小棒搭房子的故事,引出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,通过故事讲解了如何用不同方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,帮助小朋友理解这一重要知识点。

西行路上学除法

小朋友们,你们喜欢《西游记》的故事吗?想象一下,唐僧师徒四人正走在西行的路上,一路风餐露宿,可辛苦了。这一天,师傅慈悲地说:“徒儿们,我们这一路西行,大家都辛苦啦,现在咱们先稍微休息一下。”徒儿们一听,纷纷欢呼:“好啊好啊。”

这时,大家发现师傅正摆弄着小棒。有个徒儿好奇地问:“师傅嗯,你在干什么呢?”师傅笑着回答:“师父在摆小房子啊。”另一个徒儿眼尖,马上说道:“嗯嗯,我还发现师父用6根小棒搭成了一个小房子。”师傅听了,灵机一动,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很好,我手里现在有16根小棒,可以搭几个房子?会有剩余小棒吗?”

这可激起了徒儿们的兴趣。有个徒儿说:“嗯,我用小棒摆一摆。”于是他开始动手操作,6根小棒搭成一个房子,又6根小棒搭成一个房子,最后发现可以搭成两个房子,还剩四根小棒。而另一个徒儿则开动了小脑筋,他说:“我想的是6的乘法口诀,哪句口诀接近16,又不超过16呢?二六十二,所以16 - 12 = 4,16根小棒能搭成两个房子,也还剩4根小棒。”

师傅看着徒儿们积极思考的样子,欣慰地笑了,说道:“刚才大家的思路都很好,其实啊,我们还可以列出除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。”说着,师傅在地上写下了“16 ÷ 6 = 2(个)……4(根)”。徒儿们看着这个算式,有点疑惑,师傅便耐心地解释起来:“那除法算式中的6、2和4分别表示什么呢?6表示6根小棒可以搭成一个房子,2表示可以搭成两个房子。那4是不是就表示还剩下4根小棒呀?”徒儿们恍然大悟,纷纷点头。

师傅接着说:“我们还可以列出竖式呢。”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知识大门,让徒儿们对数学更感兴趣了。其实啊,这就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里的《有余数的竖式除法》知识。

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,有余数的除法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🔢。就像唐僧师徒在西行路上遇到的这个搭房子问题一样,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。比如说,老师有16颗糖果,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,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颗糖果,还剩几颗呢?这和用16根小棒搭房子的问题是一样的道理。

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,我们能更轻松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。小朋友们,当你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,也可以像唐僧师徒一样,积极思考,动手操作。当遇到问题时,我们可以先用实物摆一摆,就像徒儿们用小棒搭房子一样,这样能更直观地看到结果。然后再想一想乘法口诀,找到最接近总数又不超过总数的那个积。最后,我们就可以列出除法算式和竖式来准确地计算啦。

数学就像一个充满奥秘的大宝藏,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💎。有余数的除法就是其中一颗独特的宝石,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小朋友们,让我们像勇敢的小探险家一样,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,发现更多的乐趣和知识吧!说不定下一次,当你遇到类似的问题时,也能像聪明的徒儿们一样,快速地找到答案呢。

而且,学习数学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。就像徒儿们在解决搭房子问题时,有的用摆小棒的方法,有的用想乘法口诀的方法,这说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这种多角度思考的能力,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哦。

小朋友们,希望你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,都能像唐僧师徒一样,不畏困难,勇往直前。相信在数学的陪伴下,你们的学习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!

资源下载

西行路上学除法

立即下载

免责声明

本站所分享的教育资源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。如果您发现本站的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。同时也欢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优质原创资源。

文章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!